您的位置:首页 > 內分泌失調 > 痛經

月經紊亂?不孕不育?可能是子宮內膜息肉在作怪

来源:深圳怡康婦産醫院

  月經紊亂?不孕不育?可能是子宮內膜息肉在作怪!

  姐妹們,有沒有遇到過這種情況,月經淋漓不盡,拖拉十幾天才幹淨,月經剛走沒多久,又突然出血,備孕很久,肚子卻一直沒動靜,如果你也有這些煩惱,那可要當心了,這可能是子宮內膜息肉在作怪!

  什么是子宮內膜息肉?

  子宮內膜息肉是子宮局部內膜過度生長形成的腫物,由子宮內膜腺體、間質和血管構成。這些息肉大小各異,小的如同芝麻,大的能像紅棗一般,可能單個“獨霸”宮腔,也可能多個“紮堆”出現 。

  發病原因有哪些?

  1、內分泌失調

  雌激素對子宮內膜的生長起著關鍵調節作用。當體內雌激素水平過高,長期刺激子宮內膜,就如同給植物施了過量的肥料,導致內膜過度生長,進而形成息肉。像長期服用含雌激素的保健品、患有多囊卵巢綜合征等內分泌疾病,都可能讓雌激素失衡,增加患病幾率。

  2、炎症刺激

  慢性婦科炎症是引發息肉的常見因素。盆腔炎、宮頸炎等炎症長期不愈,炎症因子不斷侵蝕子宮內膜,促使內膜組織異常增生。多次人工流產、刮宮等宮腔操作,會損傷子宮內膜,給炎症可乘之機,引發息肉。

  3、其他因素

  年齡增長、肥胖、高血壓、糖尿病等也與子宮內膜息肉有關。年紀大的女性,身體機能衰退,內分泌和代謝容易紊亂;肥胖人群脂肪組織會影響雌激素代謝;高血壓、糖尿病患者,體內代謝環境改變,這些都可能成為息肉生長的“溫床”。

宫腔镜检查.jpg

  有哪些症狀表現?

  1、月經紊亂

  最突出的症狀就是月經異常。有的女性月經量會突然增多,原本正常的月經量翻倍甚至更多;有的經期明顯延長,以往一周結束的月經,現在持續十幾天;還有的出現非經期陰道不規則出血,嚴重影響生活。

  2、不孕難題

  對於備孕的女性來說,子宮內膜息肉可能是懷孕路上的“攔路虎”。息肉占據了子宮內的空間,使得受精卵難以著床,就像在原本整潔的房間裏堆滿雜物,讓客人無處落腳;即便成功受孕,也可能因息肉影響胚胎的血液供應,增加流產風險。

  3、白帶異常

  少數情況下,患者會出現白帶增多的現象,而且白帶中還可能夾雜血絲,特別是在性生活後,血性白帶的出現幾率更高。

  如何診斷?

  01超聲檢查

  這是初步篩查的首選方法。通過超聲,醫生能看到子宮內是否有異常回聲團塊,大致判斷息肉的大小、位置和數量。不過,對於一些微小的息肉,超聲可能會“看漏眼”。

  02宮腔鏡檢查

  診斷的“金標准”。宮腔鏡能直接伸進宮腔,像打開房間的燈一樣,清楚地看到子宮內膜的狀況,息肉的形態、位置一目了然,還能在檢查時取組織做病理活檢,確定息肉的性質。

  治療方法有哪些?

  1、隨訪觀察

  對於無症狀、無惡變高危因素、息肉直徑<10mm的絕經前子宮內膜息肉,可觀察隨訪,部分子宮內膜息肉可自行消退(6.3%-27%可於1年內自然消退)。 絕經後子宮內膜息肉不建議期待治療。

  2、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很少單獨用於治療子宮內膜息肉,一般用於異常子宮出血患者宮腔鏡檢查術前,鑒別真性息肉與假性息肉,或術後預防子宮內膜息肉複發及惡變,對於存在惡變高危因素的患者,需排除息肉惡變後再行藥物治療。常用藥物包括孕激素類藥物、複方口服避孕藥等。合並慢性子宮內膜炎患者,可給予抗生素治療。

  3、宮腔鏡下子宮內膜息肉切除術

  (1)對於合並有高血壓、糖尿病、肥胖等高危因素,短期隨訪息肉仍存在,即使息肉直徑<10mm且無症狀,也建議手術治療。

  (2)息肉直徑>15mm、有月經異常、不孕等症狀,或懷疑惡變者,需行宮腔鏡下息肉切除。

  宮腔鏡子下子宮內膜息肉切除術具有以下優勢:定位精確、視圖清晰,可以在直視下精准切除病灶,避免遺漏,損傷小、並發症少、恢複快,是治療子宮內膜息肉的首選方式。

  子宮內膜息肉容易複發嗎?

  子宮內膜息肉有較高的複發率(2.5%-43.6%),所以不是手術做完了,就萬事大吉了,術後還是需要一個長期的管理過程。術後藥物預防可顯著降低複發率。

  術後預防的辦法有:

  1.周期性口服孕激素。

  2.對近期可能有生育需求的患者可考慮息肉摘除術後用口服避孕藥預防近期複發;停藥後即可試孕。

  3.對近期無生育需求者可考慮放置曼月樂環(左炔諾孕酮宮內節育系統)以減少術後複發風險,同時也可以避孕。

  溫馨提醒:了解子宮內膜息肉,重視自身健康,才能讓生活更加美好。希望每位女性都能遠離疾病困擾,擁有健康的身體。